第0章 楔子
其出生竟有七种版本。
《史记》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一字伯阳,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又云:“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关即函谷关。
尹喜,字文公,周楚康王之大夫。
因其清廉刚正辞官下任,寄迹微职,藏身下僚,任函谷关关令。
《春秋》记载:“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
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春秋著名十大豪士,老子居首,孔子其次,尹喜居西。
典故“孔子问礼”即孔子屡次求教老子,老子为儒家学派至尊孔子之导师。
老子又贵为君王之师,道家学派创始人,民间奉为:太上老君。
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谓。
唐太宗李世民认老子为李姓始祖,依老子思想治国,开创历史第二盛世“贞观之治”。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代诵《道德经》男即获道士,授田30亩;女获僧尼授田20亩。
王羲之为山***士书《道德经》获好鹅一只。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老子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之父,文化巨人。
其所著经典《道德经》惠泽后世,影响深远。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即道圣老子,德圣孔子,智圣六祖惠能。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孔孟影响很大,受老子影响巨大”。
鲁迅曾言:“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2000年,老子被美国《***》评为人类有史以来十大思想家、作家之首。
《世界文明史》作者美国威尔·杜兰特说:“假如我们把世界上每一本书都烧掉,只留一部,那应该就是《道德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老子《道德经》是继《圣经》之后全球发行第二大出版物,寥寥五千言引来中国古代八个皇帝、两千余名贤达对其作注解疏足见其影响之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援引老子名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治世。
中外政要援引“治大国若烹小鲜”施政。
科学家爱因斯坦、李政道、霍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等皆言深受老子思想影响。
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商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应用老子思想的成功事例更是屡见不鲜。
其思想、道家文化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广受古今中外各界精英推崇。
何以如此?
且看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