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沉浮录最新章节

大明帝国沉浮录最新章节

作者: 刘培柱

军事历史连载

书名:《大明帝国沉浮录最新章节》本书主角有朱元璋朱元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刘培柱”之本书精彩章节:那是一段故也可以说是一段历史!说他是历是因为他确实创造了一世人皆知从农民到皇帝的绝世传奇;说他是故因为这段传经过了各种版本的戏剧性演演绎出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今天我就以故事的方追叙那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兴衰历重走大明帝国的浮沉之借以鉴古而知今!故事从1382年的孤庄村说孤庄是位于濠州市钟离镇太平乡一个贫瘠的小山之所以叫孤庄村...

2025-03-12 14:20:02
那是一段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段历史!说他是历史,是因为他确实创造了一段,世人皆知的,从农民到皇帝的绝世传奇;说他是故事,因为这段传奇,经过了各种版本的戏剧性演绎,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

今天我们,就以故事的方式,追叙那段,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兴衰历史,重走大明帝国的浮沉之路,借以鉴古而知今!

故事从1382年的孤庄村说起,

孤庄村,是位于濠州市钟离镇太平乡的,一个贫瘠的小山村,之所以叫孤庄村,是因为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零零的一个小村庄,横卧在小山坡上。

这个小村子里,住着十几户,都是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生存的贫苦农民,他们居住的,是一座座又破又小的茅草屋。

这些茅草屋,就像他们的村子的名字一样,各自孤零零的,在风雨中飘摇欲坠!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也没想过改变,就这么苟且偷生的活着!

1382年的一天,漆黑的夜,像一张幕布,阴沉沉的天空,乌云密布,天黑的看不到一点点光明,夜黑的令人窒息!

在这种漆黑的夜里,村民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也不像现在一样,可以刷刷抖音,追追剧,玩玩游戏什么的。

百无聊赖的村民们,干活累了一天,身心俱疲,都早早的躺下了,很快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过,仿佛要刺破夜空,给黑暗的人世间送来点滴光明。紧接着响起了隆隆的雷声,一声声惊雷,仿佛要把大地炸裂,像是要唤醒暗夜中那些沉睡的人们。

孤庄村的村民被雷声惊醒,大人们心中充满恐惧,这雷声,这闪电,不知为哪般?心中暗暗嘀咕着,不知道这是祥兆还是凶兆。

大人们把孩子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着,试图安抚孩子们受到惊吓的情绪!

外面狂风大作,雷声隆隆。半山坡有一座小茅草屋,四处漏雨,多面漏风。一个衣着破烂不堪,蓬头垢面的男人,是这家的男主人。他的名字叫朱五四。

朱五四慌乱的拿着些茅草,这里堵堵,那里挡挡,小茅草屋,被狂风吹得摇摇晃晃,好像顷刻间就要轰然倒下。

微弱的灯光,一颤一颤,仿佛,随时会被外面的狂风给吹灭!在潮湿的地面上,有一张破旧的草席,在草席上,铺了薄薄的一层杂草,上面躺着一个待产的孕妇。

被临产的阵痛折磨的死去活来,痛苦的呻吟着,痛的翻来覆去,呻吟声和雷声混在一起,对朱五四和他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漆黑一片的夜,显得更加的煎熬!

这个待产产妇,被叫做朱陈氏,是孤庄村朱五四的妻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是没有姓名的!只知道她娘家人姓陈,嫁给了朱五四,所以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其他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一样,娘家姓氏前面加上丈夫家的姓氏就成了她的名字的代称。

朱陈氏痛苦的哀嚎,再一次被隆隆的雷声给淹没,但每一次的惨叫,都像尖刀一样,刺进朱五四的心脏。

朱五四站在茅草屋门口,看着外面漆黑一片的夜。一道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伴着隆隆的雷声,让人毛骨悚然!

但看着自己媳妇,这么痛苦的挣扎,他一溜烟消失在夜幕中,向村子西头的李嫂家冲去。

古时候村里生孩子,条件非常的差,不像现在一样,有专门的产科医院。接生孩子这种事,每个村里都有兼职的接生婆负责!

孤庄村的兼职接生婆,是住在村西头的李嫂,人称李嫂的这位妇女,大约三十五左右的!人长得俊俏,心灵手巧,其父从医,小时候耳濡目染,早年也随父亲学些祖传的手艺,稍微懂那么一点点医术,一来二去,渐渐的担起了附近三里五村,接生孩子之前的重任。

附近三里五村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李嫂接生,村里人见了李嫂都比较敬重!李嫂为人比较精明,能说会道,遇到有钱人家的喜事,总能多讨些银钱。

但遇到朱五四这样的,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讨不到几个钱,虽然打心里并不愿意去,但也会照顾到面子去帮个忙。

但像今天这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漆黑一片的夜,去了也讨不到几两碎银,李嫂满心的不乐意去!

尽管朱五四好话说尽,苦苦哀求,但李嫂仍然无动于衷,甚至下了逐客令,想要把朱五四赶出门外。

“情况紧急,对不住了,李嫂!”朱五四见哀求不成,家里人命关天,片刻不能耽误,不由分说,扛起李嫂往自家的茅草屋狂奔而去!

娇小的李嫂,在朱五四的背上疯狂的拍打着,怒骂着,朱五四一路狂奔,扛着李嫂回到他家小茅草屋!

李嫂看到到朱陈氏,顾不得自己满脸的雨水和身上湿漉漉的衣服,马上投入到自己的接生工作中!

“吸气,呼气,使劲……呼气,吸气……屏住呼吸,用力……”

李嫂凭借多年的经验,有条不紊的指挥着,朱陈氏跟着李嫂的节奏,努力着,一次,两次……

破旧的茅草屋外,朱五四焦急的来回踱着步,非常的担心!一遍又一遍的默默祈祷,上天保佑母子平安!

同样焦急在外等待的,还有几个孩子,其中三个男孩,两个女孩,这些都是朱五四的子女!

这些孩子时而趴在窗上听听,时而不安的转来转去,但他们好像懂得些,又不知道里面在发生什么,只是母亲痛得直叫让他们感到不安!

一道闪电划过,隆隆雷声吓得他们抱在一起!极度的恐惧使他们忘记了饥饿,用焦急不安的眼神,看着他们的老爹朱五四! “咔嚓……”又一道亮光之后,再一次响起了一阵隆隆的惊雷,仿佛又一次要把大地炸裂一样!

茅草屋里,李嫂声嘶力竭的指挥着,“吸气,呼气,用力……”朱陈氏再一次疼的哀嚎……

突然之间,狂风暴雨停了,黑暗的天空,一瞬间变了血红色,红彤彤的,红遍了整个大地,像火烧过一样红,满天繁星,像变戏法一样都钻了出来,刚刚漆黑可怕的夜,突然变得非常敞亮,亮的像白夜!其中有一颗格外的亮的耀眼,悬挂在北方的天空!

“哇哇……”,茅草屋里传出特别洪亮的哭声,哭声很干脆,甚至听着有点悦耳!

随着孩子的哭声,茅草屋里,突然传出通天亮光,那光芒,直接把茅草屋周围照的金光闪闪,加上刚刚下过雨的潮湿水汽,形成雾蒙蒙的景象,颇像传说中的神仙之境!朱五四和几个孩子,惊得张大了嘴巴:“这……”

李嫂从屋里跑出来,满头大汗,兴奋的给朱五四报喜:“恭喜恭喜,母子平安,是个大胖小子……”又成功接生了一个,像是打赢了一场战役,虽然累一点,但李嫂内心充满喜悦,颇有成就感!

李嫂的话还没说完,黑压压一片的群人,冲进了朱家的小院子!朱五四和孩子们,被这吵闹的阵势吓到了,好久没缓过神来,李嫂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邻居刘继祖,飞快的挤到他跟前解释道“看你家房内通亮,房顶飘烟,大伙以为你家失火,救火来了……

朱五四这才注意到,众邻居手里拿着水桶,自己也纳闷刚刚发生的一幕!

“莫非是天降祥瑞,贵人降临?”

众人欢呼,纷纷向朱五四道贺“恭喜朱家喜得贵子、老朱家要出贵人了、祖坟冒青烟了……苟富贵,勿相忘啊!”

朱五四哪有心思去考虑这些?他现在最发愁的是,这些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怎么才能把孩子们养大,娶个媳妇,在地主家讨个营生,这些才是朱五四考虑的重点!

依照惯例,朱五四包了喜钱,这喜钱是朱五四预支的工钱,不然哪来的余钱啊。

李嫂又惊又喜,本来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这喜钱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啊。客气的推脱了几下,李嫂拿着喜钱高兴的告别了!

众邻人也渐渐散去,朱五四坐在茅草屋的门前,陷入痛苦的沉思,他在努力思考着,怎么才能养活这四个儿子,怎么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人到中年压力山大啊,眼下能做的,只能为地主家多扛点活,多挣点粮食!等孩子们长大了去帮地主家放牛,谋个营生!

生存,是这些普通老百姓的最低需求,他们也就这些最低的要求,能活着就好!朱五四这么盘算着,天已蒙蒙亮了!

雨后的小山村,早上空气格外清新,朱五四想通了,等孩子长大了,在地主家讨个放牛的营生!想到这些,他的心情也就没那么沉重了!眼下,可以先向地主家再借点粮,度过难关再说!

这么想着,朱五四走出自家的小院子,径直走向他做工的地方,地主刘德家,这是唯一可能帮他度过难关的人了,因为他在刘德家做了多年的长工,相信地主老爷多少也会讲一些情面的,朱五四这么想着,扣响了刘德家的大门!

“刘老爷,我想再预支点工钱,儿子出生,家里又揭不开了……”刘德看样子刚刚吃完早饭,睡眼惺忪的躺在太师椅上,悠闲的用牙签剔着牙。看到朱五四,卑微的站在那里,听到他说得话,心里甚是不爽!

没等朱五四把话说完,刘德不耐烦了,摆摆手说“你家揭不开锅,跟我何干?我不是都给你预支了一些工钱吗?我欠你们的啊!这一次又一次的……”

“我……”朱五四话还没说完,刘德打断了他的话!

“再预支不可以,但我可以借贷你一些银钱,月息5.5……这也算我仁至义尽了!”

“这……”朱五四刚要说,是不是有点高了,刘德拂袖而去“不要拉倒,别那么多毛病……”

朱五四,虽然极其不情愿,但眼下活命要紧,后面再慢慢还吧!他也知道,这可能就是个无底洞,钻了这套,可能永远都翻不了身!

朱五四还是立了字据,拿些银钱去附近集市杀了只鸡,回家煲了一锅鸡汤,给朱陈氏喝!女人坐月子,总得要补一补,即使揭不开锅了也要补,不然身体恢复不好,落下病根更是痛苦!朱五四虽然穷,但这些道理还是懂得!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孩子已经满月了!朱五四按照老朱家的辈分排行,给孩子取了名字,叫朱重八!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元代,作为不读书不做官的最低等的“南人”,作为社会最卑微的底层,是不配拥有正式的名字的,朱重八,一个代号而已!

朱五四为了养家,重操旧业,拾掇起来自己家的豆腐坊,多少混点零钱!

就这样,朱五四奔波于自家的豆腐坊,和地主刘德家的土地间,只想着勉强能为全家讨个温饱!

这些是最低的生存愿望,却又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孩子们经常在饥饿中度过!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等朱重八长大了,在地主家谋个营生,去给地主刘德家放牛!

朱重八四岁起,就在地主刘德家,讨到了放牛的差事,老朱家对地主刘德家,是千恩万谢!

从此,朱重八开始了他的放牛生涯!为了能有饭吃,朱重八非常老实,认真的给地主家放牛,这一放就是十二年。

朱重八为地主刘德家,放了十二年的牛,但依然是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能吃饱穿暖,是他此时人生最大的梦想!

朱重八的童年,就是在那间,多面漏风冬冷夏热,下雨就成了水帘洞的破茅草屋中度过的,但他和他的兄弟父辈们一样,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从来没怀疑过什么,也没想过改变什么!所以朱重八的童年虽然苦,但又是简单快乐又是充满希望的!

他也曾想过,通过读书科举求个功名,但温饱这种物质需求,仍未解决,读书这种精神需求只是奢望,想想而已,朱五四根本拿不出钱供他读私塾!

十五六岁的朱重八,偶尔也会憧憬一下,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能吃个饱饭,好好活下去,然后适当的时候讨个贤惠的媳妇,生一堆孩子,最好多生几个男孩子,然后等孩子长大了,去继续地主家谋个营生,给地主刘德家放牛,这是他在当时最远大的追求了!

朱重八的这些美好的愿望,其实一点都不过分,他像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只是想好好活着,有个自己温暖的家,能有自己的妻儿老小,能伺候父母度过安详的晚年!

然而他所渴望的这一切,极其简单的生活,这些最低级的生存愿望,却都因为一场突发的浩大的灾难,成了泡影……
相关推荐
  • 我在美食荒漠当第一厨娘
  • 那个疯狂的时代电视剧免费观看
  • 疯狂的年代是什么歌
  • 疯狂的年代歌词
  • 明末之百户崛起全文阅读
  • 四合院:享受肆意人生
  • 那个疯狂的年代飞机
  • 天玑灵梦
  • 世事难料下一句安慰
  • 疯狂的年代电视剧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那个疯狂的年代中国